![]() |
|
对于中国翻译行业现在的翻译人员似乎是很多的,但是真正精通翻译的人才很少,尤其是像现场口译这样的专业翻译人才,翻译人才的需求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,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?
首先是翻译人员缺乏一定的教育和培训。翻译人员一般都是来自于外语院校或是综合性大学的外语系,他们从高等院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翻译岗位。因为缺乏有系统的、权威性的职业程序和课程,翻译人员一般只能依靠学校所学的不多的针对性不强的翻译课程,然后边干边学,边总结边提高,最多也就只是依靠本部门和本单位适用的翻译人员。这种状况造成的后果就翻译行业具有很强的依附性,在作为一个独立行业发展中是困难重重的,甚至是很难确立自己的专业性的。
现场口译翻译的从业人员分散,素质也良莠不齐。大量有能力和有经验的翻译人员都依附于政府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,他们都无法直接面对市场和社会的需求。
现在人们对做翻译的学习投入相对较大,一名合格的翻译员至少是要读完13年书,有些还从国外留学归来。入行专职翻译至少3至5年后才能真正“出师”或者是达到一定级别,在这其中包括了学习、培训等系列费用,要能够达到合格的水准,必须要有一定的前期投入。这也就造成翻译行业现场口译的人员并不多。
下一条:商务口译员必备的素质